磁钢是电机组成重要的一部分,其形状和公差对电机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,具体有哪些影响呢?诺元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!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
1、磁钢厚度的影响。当内外磁路线圈固定时,厚度增加时,气隙减小,有效磁通量增加。显然,相同剩磁的空载转速降低,空载电流降低,电机效率提高,但也有缺点,例如增加电机转向振动和相对陡峭的电机效率曲线。因此,电机磁钢的厚度应尽可能一致,以减少振动。
2、磁钢宽度的影响。对于密集分布的无刷电机磁铁,总间隙不能超过0.5mm,太小无法安装。会导致电机振动,效率降低,因为测量磁铁位置的霍尔元件的位置与磁铁的实际位置不对应,必须保证宽度的一致性,否则电机效率会下降低,振动大。
对于无刷电机,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,是为机械过渡区预留的。虽然有差距,但大多数厂家都有严格的磁铁安装工艺,以保证电机磁铁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和安装精度。如果磁钢的宽度超过,不能安装;电机磁钢宽度过小,磁钢定位不准,电机振动增大,效率降低。
3、磁钢倒角尺寸和无倒角的影响。如果没有倒角,电机磁场边缘的磁场变化率会很大,导致电机以脉冲形式振动。 倒角越大,振动越小。 但是倒角通常会损失磁通量。 对于某些尺寸,当倒角达到 0.8 时,磁通损失为 0.5~1.5%。当有刷电机的剩磁较低时,适当减小倒角尺寸有利于补偿剩磁,但电机的脉冲振动增大。一般来说,当剩磁较低时,可以适当加大长度方向的公差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磁通量,使电机的性能基本不变。
以上便是磁钢的形状和公差对电机性能的影响,掌握这些基础知识,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电机和磁钢之间的关系。